• 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会员 
  • 北京专利代理师协会会员
  • 北京知识产权研究会副会长单位
发明故事
  
梦想与创新――王日新和他的四项国家专利
来源: | 作者:dw-100 | 发布时间: 2022-04-25 | 1552 次浏览 | 分享到:

黄山日报4月18日讯在王日新溶口乡严潭村的老屋里,至今保留着一个模样怪异的机器,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的父亲王成发花了三年时间和1000多元自行研制、但因为机械加工条件太差而失败的插秧机。从那时起,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种子就留在了王日新的精神世界里。


    1953年出生的王日新对儿时最深的记忆是饿,所以,直到今天,富起来的他日子依然过得朴素节约。1972年,初中毕业的王日新回到村里,到1982年 被乡林化厂招进去做技术员为止,这十年的青春岁月里,他白天干农活,晚上看书和搞无线电,知识和科学探索所激发的光芒把艰苦的日子照亮。1990年,在连 续创办林化厂、活性炭厂、瓷土厂之后,他决心办一个自己最适合、最喜欢的电子厂,于是,他带着乡里给的一万四千块钱,到芦溪乡开始了芯片制造之旅。十五平 方米的厂房、三个半职工(一个会计是兼职的),忙活了两个月,没有把产品弄出来。王日新整天整夜呆在小房间里,一直忙到大年三十晚,终于把样品生产出来 了,那一刻,这个壮实敦厚的汉子想到在家等着自己回家吃团圆饭的妻子和孩子,眼泪再也止不住,吧嗒吧嗒直流。企业1991年一生产,产值就达到了30万 元。1992年,他将企业迁进了县城,改名为黄山电器厂,同时也开始了新的技术革新。生产产品要从原来的普通蒸馏管芯片发展到晶闸管芯片,但生产设备和工 艺跟不上去,这时,王日新又发挥他的爱琢磨的特长,不盲目跟风,自己设计研制生产设备。生产新产品必须要有相应的扩散炉,市场上出售的扩散炉一次只能扩散 1000片,价格是三万元。王日新自己设计制作了一个扩散炉,能一次扩散5000片以上,只花两万元钱。关于这一点,王日新说:“我们是个山沟沟里的小 厂,在其他方面没有优势,只有依靠提高科技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才能赢得市场。”正是因为这,王日新的蒸馏管和晶闸管硅芯片产品在市场上占的份额越来越 大,而且在可控硅制造工艺上逐渐成为全国领军企业,1998年,企业获得“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2001年,黄山电器厂进行了 有限股份制改造,正式改为黄山电器有限公司。企业的机制进一步理顺,王日新的创造激情再一次被激发。当时,祁门县生产硅芯片的电子企业有17家,年生产硅 芯片能力在4000万片以上,已经占据全国市场很大份额。在这样的情形下,王日新决定退出低端产品市场,把这一块利益让出来,开发全新的方片芯片单、双向 小功率晶闸管产品。这个产品属半导体微电子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但技术要求高,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公司生产,而且生产规模小、工艺水平 低、生产成本高,大部分产品都是从国外进口。从2002年8月开始,,王日新带领一批技术人员,开始了艰苦探索。在方片芯片生产中,隔离墙扩散技术是核心 问题,国内传统的方法是用氧化光刻浓硼深扩散,形成的隔离墙只能做到200―260um,扩散时间要300个小时;而国外大多是离子注入,设备非常昂贵。 王日新在经过长年累月的钻研,制版费用花去100多万元,报废芯片达到10多万片之后,终于掌握了激光穿孔、横向扩散技术,不仅将扩散时间减少到 20―――40小时,而且能形成最高达到600um的隔离墙,在生产工艺上实现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同时,配合工艺创新,他还在特殊槽型台面、方片化结构、 台面双重保护工艺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改进,不仅缩短了扩散时间、简化了工序,而且生产出来的芯片耐压达到1400V―――2000V,完全满足220V和 380V两种电源的需要。2005年,黄山电器有限公司将专用于整流二极管的芯片及其制造方法等四项技术分别向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并获得批复。


    产品实验成功小批量投放市场后,迅速在全国业界刮起黄山电器“风暴”,因为这类产品原来大多是从国外购进,而当地处偏僻的黄山电器公司生产的芯片技术参 数已经完全达到和超过产品质量要求,并且价格要低40%时,订单如雪片般飞来。为迅速将企业自主创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公司在2005年9月投资 5200多万元,新建了生产车间和方片芯片生产线,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2005年企业就实现产值2000万元,实现利税400多万元。

TAG: 国家 新和